我国光通信业发展隐忧不容忽视

   日期:2022-05-17    
核心提示:自宽带中国战略、网络提速降费要求实施以来,我国光进铜退取得了积极性进展,光通信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光纤网络、光纤用户、光
自“宽带中国”战略、网络提速降费要求实施以来,我国“光进铜退”取得了积极性进展,光通信业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光纤网络、光纤用户、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实现五个50% 的全球领先,对承载新型基础设施、拉动投资、改善民生、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我国光通信业还存在关键材料器件和高端芯片受制于人、美欧打压对我国产业升级造成掣肘、企业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可能带来发展动力不足等诸多隐患。在全球数字竞争加剧和经贸摩擦升级下,我国应继续锻长板强优势、补短板固根基,巩固提升我国光通信领先地位。
 
中国光通信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光纤网络与用户规模全球领先。2013 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宽带中国”、网络提速降费、电信普遍服务、“双G 双提”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政策,推动我国光纤通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是光纤网络全球占比过半。我国所有城市均已建成光网城市,现有行政村实现100% 光纤覆盖,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二是用户规模全球占比过半。截至2021 年底,我国光纤用户规模超过5 亿户,占全球比重由2015 年的32.8%上升至60.2%。三是千兆光网位于世界前列。截至2021 年底,我国支持千兆光网接入的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超过785.8 万个,具备覆盖3 亿户家庭的能力,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60%。千兆光网用户数达到3455.6 万户,居全球首位。
 
光纤通信产业综合实力全球领先。一是光通信设备全球占比近半。根据Omdia 的公开数据,2021 年前三季度我国光通信设备占据全球近50% 的市场份额,华为、中兴、烽火三大厂商位居全球前六。二是光模块器件全球占比过半。根据咨询公司LightCounting 的数据,中国光模块器件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从2010 年的15% 增长到2021 年的50%以上,中国供应商旭创科技、华为、海信宽带、光迅科技、新易盛、华工正源占据了前十中的六个席位。三是光纤光缆全球占比过半。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RU 的数据,2021 年中国光纤光缆供应量占全球的近55%,长飞、中天和亨通市场份额居于全球前五。整体来看,我国成功培育和发展了多家知名光通信企业,并在全球市场规模占比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通信产业向价值链高端逐步迈进。从光通信设备看,我国华为、中兴、烽火等厂商在高端设备的整机集成上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高速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等前沿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近或持平,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牵头推动完成光传送网、分组传送网等标准并实现了产业规模部署。从光模块器件看,400G/800G 等超高速光模块关键技术研究与国外并行开展,超高速光调制芯片、波长选择开关等方面取得初步突破。从光纤光缆看,全面掌握了光纤预制棒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长飞、亨通、中天等公司实现群体性自主化突破,形成了棒- 纤-缆一体化的企业群。
 
中国光通信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隐忧
 
部分原材料、高端芯片、仪器仪表等受制于人,集成创新可能受阻。原材料方面,我国在特种气体、液体、光刻胶等基础制造材料方面积累薄弱,晶圆衬底、三五族半导体外延片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芯片方面,我国光芯片产业水平与国外整体上存在1~2 代差距,高性能电芯片的产业水平与国外领先企业差距更大。仪器仪表方面,光通信测试仪表中无国产替代方案的占80% 左右,高端光电采样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测试仪表技术门槛较高,目前主要由美、加、日厂商主导。若领先国家对基础设计结构、常规技术路径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后发企业较难绕过专利壁垒进行自主创新。
 
美欧打压或将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美欧光纤部署进入大投资周期,美可能联合盟友进一步向中国施压,我国企业或将被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从2018 年至今,美欧对中兴、华为、烽火等中国企业的打压日趋歇斯底里,“源自美国技术”的产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使得国内企业获得高端技术的产品空间越来越窄。2021 年11 月18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裁决,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光纤光缆征收19.7% 至44% 的反倾销税。如果美欧进一步加大在核心光电芯片、材料、设备等供给以及光纤光缆进口上的管制措施,可能会对我国系统设备商及模块商货源以及纤缆海外市场份额造成进一步冲击。
 
企业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受国外管制措施影响,中国光通信设备企业的国外市场局部受限,国内竞争加剧,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大部分光模块厂商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技术,低价竞争积重难返;光纤光缆市场需求收紧,价格断崖式下滑,一度跌破成本价,2021 年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前十强的近三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及净利润增长率普遍为负。光通信行业整体利润压缩将带来发展动力隐患并传导至其他行业。
 
应对举措和建议
 
加快弥补产业链短板并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一是聚焦特种气体、液体和光刻胶等基础制造材料短板,以及高速光电子器件和芯片与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链短板,围绕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和光纤光缆等重点领域加强光电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我国光通信产业链自立自强。二是紧跟全球宽带网络技术发展趋势,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大超高速光纤传输和下一代光网络及应用技术等的研发投入,构建光通信新型技术验证公共平台,完善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聚焦技术发展路线和方案,强化国际标准话语权,提升核心技术竞争优势。
 
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产业技术合作体系。一是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理念,加强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与产业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信息通信科技创新网络,为全球光通信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二是坚定不移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支持光纤光缆、芯片器件、网络设备企业海外投资设厂,维护出海企业合法利益。三是深化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健全政府、机构多层次沟通对话机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大力争取国际在华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合作,积极应对美欧对我国光通信产业的遏制政策进一步收紧。
 
优化国内产业竞争与发展环境
 
一是持续开展“千兆城市”建设,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合理安排光纤网络投资和部署节奏,开展应用创新示范等工作,推动网络、终端、应用和场景间密切协同,加快培育包括超高清视频、智慧家庭、智慧园区、工业光网等在内的千兆光网应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商业模式,为产业长足进步不断注入动力。二是适时出台针对性监管或指导政策,遏制光纤光缆、芯片器件、网络设备等招投标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三是引导和协同产业聚力发展,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实力。
 
 
关于          榜单          新闻          活动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4年APC协会 版权所有